快捷导航

汽车安全气囊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 522|回复: 0
发表于 2023-9-8 19: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车有了解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汽车是配备有安全气囊的,它在汽车发生事故时可以保护乘客,降低乘客所受的伤害,但是大家知道汽车安全气囊在哪里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汽车安全气囊在哪里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安全气囊最早是由赫特里克于1953年8月提出,并获得了美国“汽车缓冲安全装置’’专利。是一种被动安全性(见汽车安全性能)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安全气囊都安装在下面这些位置:1、前方气囊:Driver

Front

Airbag,驾驶员前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中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引爆安全气囊

,所以不要重击方向盘

中央位置。2、乘客气囊:Passenger

Front

Airbag,前排乘客前气囊安装在正方的仪表板内,不要在此位置放置物品,以免带来危险。3、侧边气囊:Side

Tubular

or

Side

Curtain

Airbag,侧气囊一般安装在座椅

的外侧,或者会安装在侧门的上框上,也有的车型会安装在A柱上。4、膝部气囊:Knee

Airbag,膝部气囊会安装在仪表板的下方。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是配套使用,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要大打折扣。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可能的降低事故的死亡率,安全气囊系统必然作为安全带的辅助系统出现。汽车安全气囊使用注意事项1、不要在气囊的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也不得被覆盖、包裹如果汽车一但发生紧急冲撞情况,安全气囊

会迅速引爆,所以不可以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以防引爆时被气囊抛射出去变成凶器伤害乘员。2、不要随意修改安全气囊的零件和线路自行改装

音响等设备时不要随意修改属于安全气囊

系统范围内的零件和线路,以免影响气囊正常工作。3、儿童乘车尽量远离安全气囊

安装的位置普通安全气囊

的设计没有考虑儿童乘车时的情况,而很少有车辆安全智能安全气囊

。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安全气囊

引爆时的位置高度、充气量等等都不能对不同身材的儿童进行完全的保护,反而有可能给儿童造成伤害。4、安全气囊指示灯亮要立即去检修在仪表盘

上会有安全气囊

的指示灯,启动后安全气囊

指示灯会点亮,这是表明正在进行几秒钟的自检,自检成功后指示灯会熄灭。如果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气囊

警告灯一直点亮,则表明安全气囊

系统发生故障了5、开车时尽量不要姿势过于前倾,坐姿要端正并且紧贴座位背椅,开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有一些新手或者是女性司机喜欢开车很贴近方向盘

,甚至把胳膊搭在方向盘

上开车,尤其是驾驶手动档车型时,总觉得踩离合器不方便,或者觉得视野不够开阔,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6、安全气囊

是一次性产品,车辆发生碰撞后弹出,之后需要更换新的气囊如果安全气囊

发生碰撞

引爆,安全气囊

就不再具有保护的能力,只能更换新的气囊。安全气囊

根据车型不同,会有不同的设计和型号,价格也不相同。需要重新安装的是安全气囊

感应系统和电脑控制器,价格也要在数千元到万元不等。7、不要敲打、冲洗、弄油污安全气囊

安装的位置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去敲打或撞击安全气囊

所在的部位。更不应该用水去直接冲洗气囊位置,因为受潮的安全气囊

在关键时刻无法保护你的生命。8、只有车辆在规定的速度和角度碰撞

,安全气囊

才能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汽车的安全气囊

会在时速50KM以上车辆发生碰撞

时发生引爆,并且是正面碰撞

刚性物体或两车迎面相撞时等情况,如果速度过低、侧面撞击、后方碰撞

侧翻等情况时,安全气囊

将不起作用,不能草率的认为只要发生碰撞

,安全气囊

就一定会开启。9、车辆发生碰撞

,不管是否严重,都要检查安全气囊

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生轻微的碰撞

,即使安全气囊

并没有张开,也应仔细检查安全气囊

、传感器、安全带收紧器、控制电脑以及电缆、插头等。考驾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汽车动力网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汽车动力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25 )